具备这样法相的弟子,必定获得解脱——索达吉堪布对弟子们的关爱
纵然遇到生命危险,也不违背上师的意愿。
心情一定要稳定,不会因暂时的一点违缘,比如上师不高兴,或跟道友之间关系不太好,就认为师徒缘分已尽,马上收拾东西,找班车离开。依止上师不像跟企业领导打交道,关系好的时候,对他毕恭毕敬、言听计从,一旦关系不好了,不但可以随便离开,还会用各种态度谩骂他。
依止上师绝不能如此,倘若你违背了上师言教,舍弃了一位上师,那以后即使依止再多上师,也很难以获得成就。
有些人认为这只是密宗说法,显宗中不存在这个问题。这种观点我不认可,不说别的,只要详细看一看《华严经》中要求对善知识是什么样的心态、什么样的行为,就会明白视师如佛并非密宗的一家之言,而是大乘了义经典中再再强调的。所以,我们应该知道,解脱的因缘离不开善知识,这是谁说的呢?是佛陀告诉我们的,不是普通人随便讲的。除非你把佛陀的教言统统舍弃,否则,根本无法否定它的合理性。
要有赴汤蹈火、在所不辞的精神,为了给上师办事,付出生命也心甘情愿,如是依靠法性力,自会获得上师的意传加持。否则,稍微累一点、苦一点,或者遇到一点点违缘,就立刻舍弃上师,这样的弟子肯定无法与上师相应。其实每个人在承事上师的过程中,都会出现一些暂时的违缘,但若能克服一切障碍,长期承事上师,自己的信心、境界、弘法利生的事业就会越来越广大。
然而,有些人认为依止上师不一定重要,自己单独搞个佛教企业,事业就会超过上师。有这种想法的话,最终不但不能如愿以偿,反而容易让自己陷入绝境,连基本的衣食温饱也无法维持。要知道,作为真正的善知识,弘法利生的事业必定不可思议,假如弟子与上师的意愿一致,尽心尽力为上师做事,对自己来讲,才是度化众生的很好因缘。
我以前就经常思维:“假如我只依靠自己的能力,不要说利益无量众生,连极个别人也很难帮助。但凭借上师的因缘,与上师的宏大事业结合起来,如今还是做了一点有意义的事。”故作为弟子,一定要好好依止上师。
给侍心:
始终有承事上师的发心。
欢喜心:
承事上师时非常欢喜,不是整天愁眉苦脸、怨声载道。
不违心:
上师有什么样的意愿、想法、要求,自己都尽量不违背。
随顺心:
一定要随顺上师,不能上师说上,你偏偏说下,非要讨价还价半天。有些人总喜欢故意刁难,本来上师让他做件事情,他却一直借故推辞,直到上师特别失望了,他再开始慢慢答应,中间把上师“折磨”半天,这样也没有必要。
不求利心:
承侍上师没有自己的利求、目的、用意。
一向心:
全心全意地依止上师,此外没有别的心态。
同善根心:
上师做任何善事,自己都尽量参与。诚如华智仁波切在《前行》中说[2],哪怕供养上师一点一滴,甚至发自内心随喜,善根也能同样获得。
同愿心:
上师做任何一件事情,自己都要与上师共同发愿。
如来心:
把上师看作真正的如来。
同满行心:
跟上师一起圆满弘法利生广大事业的行为和心态。
上师所说的任何教授,都言听计从,将自己置之度外,不能夹杂很多私人的要求和事情。
拥有以上法相的弟子,单单依靠对上师的虔诚敬信,也必将获得解脱。如《功德藏》云:“精进大铠慧极坚,不惜身命作承侍,谨遵师命不护己,唯以敬信得解脱。”
其实真正依止善知识的人,并不会特别考虑自己。以前上师如意宝在课堂上经常讲:“我们学院的老管家索顿,上师说什么他都听,一下来便开始办,从来也不想自己。而其他有些法师,总是考虑:‘会不会别人对我看不惯?’‘我会不会有一点损失?’在为上师做事时,思前想后就有很多顾虑……”
跟索顿管家平时接触,我们也都比较谨慎,为什么呢?因为每一次开会或私下商量,法王若问他情况,他就一五一十反映,下面谁说什么都如实汇报。后来大家比较害怕。于是他每次开会商量前,都提醒我们:“你们说话要注意啊!否则,等一会儿法王如果问了,我什么话都会直截了当地说出去哦。”这样一讲,大家就不敢开腔了,不然,过一会儿全部报上去了。(众笑)
回顾以往,我们在依止上师的过程中,也有很多不如法的地方值得忏悔。但总体来说,当时学院的条件不像现在,那时候环境特别艰苦,我们以苦行来依止上师,对经论里的要求也学过很多,现在看起来,还是稍微有点欣慰,有一种快乐之感。
实际上,弟子若能舍弃自己,一心一意地护持上师事业,以这样的恭敬心和信心,必定会无勤获得解脱。法王如意宝也常引用“唯以敬信得解脱”这个偈颂,教诫弟子依止善知识的过程中,一定要放弃自己的一切利益,竭尽全力依教奉行。并且,这种依教奉行不是一天两天,而是时间要越长越好。
[1]《华严经》云:“彼菩萨摩诃萨恭敬供养亲近善知识,起十种心。何等为十?所谓于善知识,起给侍心、不违心、随顺心、欢喜心、不求利心、一向心、同善根心、同愿心、如来心、同满行心。”
[2]《前行》云:“当殊胜上师奉持菩萨行而积累广大的福慧资粮时,如果自己也加入到他们的行列中,哪怕只是发心供养微薄的财物受用或身语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,甚至包括心中随喜在内而同行,那么依靠大德的无上发心力所得的善业资粮有多少,自己也将同样获得。”
敬摘录《前行广释》